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干部作风心得体会:转变作风才能赢得民心

进修是转变作风的第一课

干部作风好不好,关键看进修够不够。作为新时代的干部,我们是不是还停留在过去的职业方式上?是不是还满足于”老一套”的办事技巧?进修,永远是我们提升作风的第一步。

从业务聪明到政治学说,从法律法规到现代管理,哪一样不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进修?不进修,就跟不上时代步伐;不进修,就解决不了群众难题。记得有位老同志说:”进修不是做样子,而是为了真正难题解决。”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。进修不是为了应付检查,而是为了增强本领,更好地服务群众。

创新思考破解职业难题

作风建设不是喊口号,而是要在实际职业中见真章。面对职业中的矛盾和难题,我们常常陷入”老办法不管用、新办法不会用”的困境。这时候,创新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
创新不是标新立异,而是为了更好地难题解决。比如在处理群众投诉时,与其机械地走流程,不如主动思索怎样从根本上难题解决。我曾见过一位街道干部,为解决居民停车难难题,不仅协调周边单位开放停车场,还创新推出错时停车方案,这就是创新作风的生动体现。

团结协作方能成就事业

“单丝不成线,独木不成林”,干部的作风还体现在团队协作上。一个部门就像一台机器,每个零件都要配合默契才能运转顺畅。我们是不是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:某些部门各自为政,群众办事要跑好多少地方?

真正的干部作风,应该是”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”。在处理跨部门事务时,主动沟通;在遇到难题时,相互支持。记得有一次抗洪抢险,各部门通力合作,才确保了群众生活财产安全,这就是团结作风的力量。

务实为民才是根本

说到底,干部作风的最终检验标准是群众满意度。我们是不是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:有的干部”门好进、脸好看”,但”事难办”?有的地方搞形式主义,做表面文章?

真正的干部作风,应该是”脚下有泥,心中有民”。要走进群众中间,了解诚实需求;要放下架子,解决实际难题。比如在脱贫攻坚中,那些驻村帮扶的干部们,正是用脚丈量民情,用心难题解决,才赢得了群众信赖。

作风转变永远在路上

作风建设没有终点,只有新的起点。通过这次干部作风整顿,我深刻认识到:转变作风不是一时一事,而是终身课题。我们要始终保持进修的劲头、创新的勇气、团结的胸怀、为民的情怀。

记住:干部作风好不好,群众心里有杆秤。只有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、情为民所系、利为民所谋,才能赢得群众真心实意的认可。让我们以此次作风整顿为契机,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干部的担当与作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