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双胞胎学霸同考652分 一个上北大一个进清华引热议

双胞胎兄弟双双斩获652分 分别被清北录取

近日,江苏靖江一对双胞胎兄弟陈景阳、陈景辉同时以652分的高考成绩刷屏网络,哥哥被北京大学录取,弟弟则收到了清华大学通知书。这则”双胞胎都考652分一个北大一个清华”的新闻引发网友热烈讨论——有人赞叹”基因的力量”,也有人疑惑”652分就能上清北?”

这对来自靖江高质量中学的学霸兄弟,在新高考”3+1+2″模式下展现了惊人默契。弟弟陈景辉坦言:”我数学比哥哥差了点,不过他语文没考过我。”两人既是进修伙伴又是竞争对手,日常通过互相提问查漏补缺,最终在考场上交出同样惊艳的答卷。

652分在江苏究竟什么水平?

不少网友惊讶于”652分就能上清北”,这其实与江苏高考改革密切相关。2021年江苏首次采用750分制全国卷,相比过去480分满分的旧模式,分数段分布已完全不同。根据官方数据,物理类652分以上考生仅261人,历史类632分以上仅101人(未公布652分具体人数),这个成绩完全属于金字塔尖。

更令人意外的是,北大今年在江苏提前批录取线仅614分。这是由于高校在不同省份的招生政策、专业设置都存在差异,单纯对比分数并不科学。就像网友调侃:”这要是在河南,652分可能连985都悬!”

名校背后的”学霸养成记”

这对双胞胎就读的靖江高质量中学堪称”状元摇篮”,早在1977年就被列为省重点中学,近年更是包揽过泰州市文理科状元。但学校老师透露,兄弟俩的成功绝非偶然:

– 互补式进修:哥哥擅长数学,弟弟语文更优,两人定期交换笔记

– 良性竞争:每次月考后都会比较错题,输家要帮赢家整理一周错题集

– 时刻管理:严格遵循”50分钟进修+10分钟互考”的番茄钟法则

正如弟弟所说:”我们不是最聪明的,但一定是最了解彼此薄弱环节的人。”这种1+1>2的进修模式,或许比高分本身更值得借鉴。

网友热议:是实力还是运气?

面对”双胞胎都考652分一个北大一个清华”的奇迹,评论区呈现两极化:

? 支持派:”复制粘贴般的杰出!””家庭教育太重要了”

? 质疑派:”为什么同分能进不同学校?””江苏考生也太快乐了”

事实上,清北录取不仅要看分数,还与报考专业、综合素质评价等有关。正如招生老师解释:”就像体育比赛,短跑冠军和游泳冠军成绩本来就不能直接比较。”

这对双胞胎的故事,既展现了杰出学子的成长路径,也折射出高考改革的复杂性。下一次当你看到”低分上名校”的新闻时,不妨先了解背后的录取制度——毕竟,每个数字背后都是完美无缺的人生。